在工業冷卻水系統管理中,準確測定水中的黏泥含量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行、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步驟。黏泥不僅會降低熱交換效率,還可能引起管道堵塞和設備腐蝕。因此,正確使用黏泥含量測定裝置對于獲取可靠數據至關重要。本文將詳細介紹如何正確操作
黏泥含量測定裝置,并提供一些實用的操作技巧。

一、樣品采集
1、選擇合適的采樣點
為了獲得具代表性的樣品,應選擇遠離攪拌器、泵出口等湍流區域的位置進行采樣。理想情況下,應在水流較為平穩的地方取樣。如果系統中有多個回路,則需分別從每個回路中取樣,以便了解整個系統的狀況。
2、正確的采樣方法
使用預先清潔過的取樣瓶,緩慢打開閥門讓水流進入瓶子,直到裝滿約四分之三容量為止。注意不要讓空氣混入樣品中。關閉閥門后立即蓋緊瓶蓋,標記好采樣日期、時間和位置信息。
二、樣品預處理
1、過濾處理
將采集到的水樣通過適當孔徑的濾紙或過濾器進行初步過濾,去除較大的顆粒雜質。這一步驟有助于提高后續分析的精度。注意記錄過濾前后水樣的體積變化,這對計算黏泥含量非常重要。
2、沉淀分離
對于含有較多懸浮物的樣品,可以采用靜置沉淀的方法進一步分離出黏泥成分。通常需要靜置數小時甚至過夜,待大部分固體物質沉降到容器底部后再小心倒掉上層清液。
三、定量分析
將分離出來的黏泥轉移至已知重量的稱量皿中,在恒溫干燥箱內烘干至恒重(一般設定溫度為105°C左右)。此過程可能需要數小時,期間需定期稱重直至質量不再發生變化。記錄干燥后的黏泥重量,并據此計算其占原水樣的比例。